管事在名册上记下:“明日卯时来上工,先试用三日。记住,迟到一次扣半日工钱。”
乔大勇连连点头,激动得脸都红了:“多谢管事!多谢管事!”
短短半日,工坊就招满了人手。
总计有一百余人。
在云山县里可以说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大规模招工,且这般热闹的场景。
没被录用的人,脸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些失落。
这么好的活计,打着灯笼都难找,如今错失良机,怎能不让人沮丧。
而被录用的人们,则各个喜形于色,连走路都带着风,仿佛脚下生了翅膀。
傍晚,乔大勇回到家中,虎头趴在门槛上用木炭在地上画画,容娘正在灶台前忙碌。
“爹!”虎头眼尖,一下子蹦了起来,扑进乔大勇怀里。
乔大勇一把将儿子抱起,用胡子茬蹭得虎头咯咯直笑。
容娘从灶台前直起腰,用围裙擦了擦手,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又满是温柔地嗔怪道:“瞧你,一回来就逗孩子,快去洗洗手,饭马上就好。”
乔大勇应了一声,却没有立刻放下虎头,而是抱着他走进厨房,看着锅里冒着热气的粗面粥和几个窝窝头,心中泛起一丝酸涩,但随即又被即将到来的好消息冲淡。
“容娘,跟你说个事儿。”乔大勇把虎头放在地上,走到容娘身边,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兴奋之色。
容娘转头看向他,见他这般神情,心中一动:“咋啦?瞧你高兴的,莫不是有啥好事?”
乔大勇压低声音,却难掩激动:“我今儿去工坊招工,被选上啦!”
容娘先是一愣,随即眼睛瞪大,手中的勺子差点掉落,惊喜道:“真的?大勇,你可别哄我!”
乔大勇重重地点头,咧嘴笑道:“真的!月钱有一两二钱呢,还包两餐,逢年过节还有赏钱。以后咱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。”
容娘眼眶瞬间红了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,她抬手轻轻捶了乔大勇一下:“你个死鬼,这么大的事儿咋不早说!这下虎头念书的钱也有着落了。”
说着,忍不住用围裙擦了擦眼泪。
虎头在一旁仰着小脸问:“爹,那我是不是能像隔壁柱子一样,去学堂念书啦?”
乔大勇蹲下身子,双手搭在虎头的肩膀上,眼神坚定而慈爱地说:“当然能,虎头。以后你不仅能去学堂念书,爹还会给你买笔墨纸砚。”
“你就安心念书,将来做个有学问的人。”
虎头兴奋得小脸通红,在原地蹦蹦跳跳:“好耶好耶,我要去学堂念书,我要像柱子哥一样识字写字!”
容娘看着父子俩,破涕为笑,她吸了吸鼻子,连忙道:“今儿个高兴,我得给你加个菜。咱家里还有几个鸡蛋,我给你炒一盘。”
乔大勇赶忙拉住她:“别浪费,留着给虎头吃,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。”
容娘白了他一眼:“你在外面干活那么累,也得补补。再说了,咱们往后日子会越来越好,不差这几个鸡蛋。”
乔大勇拗不过她,只得点头。
看着容娘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,又看看虎头天真可爱的模样,乔大勇忽然觉得,没有比此刻更圆满的时刻了。
他以后要在工坊里好好干,多挣些钱,也给家里添些新物件,让妻儿都过上好日子。
中秋刚过,天气渐渐转凉,正是红薯和土豆加工的好时节。
制作红薯干,需要进行分拣、清洗,到蒸煮、晾晒。
若加工成粉,步骤更为复杂,磨浆、过滤、沉淀、漏粉……
至于过滤出来的残渣,不管是喂牲畜或是沤肥,都物尽其用。
到第一批红薯干和土豆粉制作完成时,已是八月底。
正好赶上王管事前来运送棉布的日子。
宋芫于是打算将第一批红薯干和土豆粉也一同装车,随棉布运往忻州售卖。
却不想,这时宋晚舟主动请缨道:“大哥,不如让我随王管事去一趟忻州吧?”